撰文:妙 玄 居 士

    『五福臨門』』這個家喻戶曉的名詞,原出於儒家書經的洪範。書經上記載的五福是:『一曰壽、二曰富、三曰康寧、四曰攸好德、五曰考終命』考終命是『善終』;『善終』亦類似佛十號之一的『善逝』。『善』是好,『逝』是去,指佛修正道,入涅槃,向好的去處而去,故號『善逝』。因此,『善終』的現象是能預知自己大限來臨,沒有遭遇橫禍,身體沒有病痛,神志清楚,心裏沒有掛礙和煩慮,安詳而自在地離開人間。能否『善終』對於牽魂引魄、造命生身、投胎轉世、或誕登淨土,攸關重大。

    佛經上說:人要死的時候,就像烏龜脫殼那般地痛苦。(這是對未修道的凡夫說的;精勤修道者,如脫去舊衣一般)。因此,一般人臨命終時,都會恐怖緊張,手忙腳亂,六神無主,內心無助,徬徨痛苦。如果不是壽終正寢,而是由於縊死、車禍、癌症、溺水或被殺...等等而死的人,於橫死時,身受了極大的苦楚,心中憂怨交加,不但很難提起善念,而且心中憤恨不平而怨天尤人,把平時的道德修養破壞殆盡,如果心中起了憎恨,很可能墮入三惡道。所以古大德常教我們,在生時多接觸佛道,誦經、聽法、持咒、反省、多做心靈修為;一旦臨命終時,便能乘著如來的功德悲願,正念現前,身無病苦,心不顛倒,意不慌亂,放下身心世界,無掛無礙,走得灑脫自在。即以本道同玄而言:能在平時有恆心、毅力,勤練『回春養生功』(簡稱動功),不斷地提高靈光磁場;多聽經聞法,隨緣量力供養三寶,行善佈施,並將功德迴向冤親債主,便可消除宿世業障,至臨命終時,一心專念佛號:如『道濟大佛』、『觀音大士』、『彌勒尊佛』等聖,蒙受佛菩薩來迎將接引,於一念間即往生彌勒淨土(即兜率內院),這才算是本道最高的修成,也是圓滿的人生。

   由上所述,『善終』絕不能憑空僥倖而獲得一定要廣修福德與智慧,才能達成。所以杜老師在他所著作《生死大事的般若》序言說到「唯有佛法、道法可以引領我們邁向解脫生死之門」,即從生死的業海裡,走出一條自在康莊的解脫之路,獲致永生而離苦得樂。茲就「佛法與道法分別說明有關 應『善終』有的作為如左:

一、佛法方面-

佛教認為一個人壽命結束,有二個重要的因素:

一是福報享盡;

二是業障現前。

針對這些因素,欲要做到﹃善終﹄的原因,有如下幾點:

(一)關於福報享盡方面:平時不要殺害動物生命,不可有偷盜、邪淫、妄語、飲酒(藥用或老人寒冬暖身等開緣除外)等行為;不做虧心事、不佔別人的小便宜,處世待人不結惡緣,以免冤仇結得太多、太深,臨終時,冤仇債主來索討、擾亂而妨害善終。並且要常發利益眾生的願望,多積德修福,節儉樸素,量力隨緣救濟貧困,布施供養,印經、放生,廣結善緣,種福而不享福(給予眾生享福),使福報不竭盡而有益善終

(二)關於業障現前方面:業障是由前生與今生所作的種種罪惡而生的障礙,以致如所作所為皆不如意,就是業障感召的緣故。於佛書上說,如果是業障現前,就應該在佛菩薩面前懺悔業障,並且發四無量心-慈、悲、喜、捨;發大願力,精進修行。而懺悔業障,必須念念不為貪婪、瞋恚、愚癡所染污;以禪定(不起心動念,不分別、執著)與般若智慧,於二六時,常歷事練心,修清淨心,洗滌六塵垢染,斯則從前所有罪惡,永不再造作,這就是真實懺悔,故平時常懺悔業障,可以在臨命終時,不受業障牽纏干擾,而得到善終

二、關於道法方面-

有關善終於道法方面很多,囿於篇幅,于今只能配合本道的大自然靈修法門以及心靈修為等概略說明如左:

(一)大自然靈修法門-共有

1. 回春養生功法(動功);

2. 大自然靜功;

3. 無極自然功法;

4. 靈動功法等,這是本道靈修的功法。四個功法是相互聯繫配合,相需相求,相輔相成的,其最終的目的是開啟智慧眼。而所謂開啟智慧眼,即是開發內在智慧,形成無形的靈眼。所以智慧眼是一個竅門,此竅門俗稱第三眼;開啟智慧眼,可看到宇宙的種種現象,乃是開啟智慧時,就會有一光柱形的光芒發射出來而感應已知或未知之事物,這在佛道上稱為天眼通;再經努力修煉,由天眼通而得到菩薩的法眼通,最後獲得與佛一樣的佛眼,這才是成道,當然是『善終』。

但是要開啟智慧眼並非一蹴可及,必須由基本的『回春養生功法』以及『大自然靜功』修煉起,因為開啟智慧眼必先打通任、督二脈以及奇經八脈,所以本道的靈修法門,先求在無欲靜虛中將主魂、覺魂、生魂的三魂合一。由三魂合一,自然能感應天界、地界的磁場靈光,吸取宇宙無盡的能量。所以三魂一體的三大要素是必須氣經暢通,消除因果,以及意識開放(即放下),以達成心靜神定。再由三魂一體與天界磁場、地界磁場與人的三魂一體相互感應,融合為一的天地人三位一體。據此,恆心修煉,提昇到最高靈修境界,進而徹悟宇宙真理,最後返源歸宗,回到靈源地或彌勒淨土,這也是『善終』的表現。

至於未能開啟智慧眼者,由於平時的勤練動、靜功,靈光能量持續不斷增加,氣經暢通,活絡血脈,消除體內雜靈雜氣,激發細胞的生機,再現身心健康,於臨命終時,神識清楚,能放下一切俗情,沒有憂傷恐懼,或慌亂顛倒,自然也能獲致『善終』。

(二)心靈修為-

心靈修為的範疇也很廣泛,我們只能提出與上述本道靈修法門相關的幾個重要項目如下:★多聽杜老師『靈學與人生』的講座:

   杜老師的靈學講座可以說是空前創舉,至為珍貴,內容又極為豐富,涵蓋宇宙的自然科學、人生哲學、因果業報、醫學、神學以及倫理道德等等。聆聽杜老師有關心靈修為,除了參加靈學初、中、高級班課程上課外,也可以打開收音機收聽AM999週一至週六05:30-06:00。若能依照杜老師所傳授的這些寶貴教示,持續修行、體驗而得受用,對臨終時的『善終』裨益很大。

★多接觸佛道:學佛修道的可貴,在『從今生受者,可以懍然於過去之所行;從今生作者,可以預知未來之所受』。因此,一個人平生若能將佛聖之教導方法、理論、境界等依教奉行,領悟佛聖的正知正見,平日過著佛菩薩的生活,並能契入諸佛如來的境界,洎至人生的終點,自然能『善終』。

★學佛的人對於世情要看得淡、參得透、認得清;深知世道的是苦,人生的是悲,絶不可貪戀世間的一切,於臨命終時身心世界,自能完全放下。

★有正確的生死觀:莊子說:『有乎生,有乎死』;『死生命也,共有旦夜之常天也』。莊子以生死如晝夜、四時之循環,任何人都不能避免,因此有正確的生死觀,臨終時必能自在愉悅。總而言之,五福中的『善終福』,決定一個人未來無窮生命的幸運與否,而『長壽』、『富貴』、『康寧』和『善終』這四種福是果報。果必有因,是以『攸好德』註)是其他四種福的原因。今生的『長壽』、『富貴』、『康寧』是過去(包括前生)廣積陰德的結果,而『善終』主要是今生好德與本文所述修持的結果,故五種福以善終為最難,而其影響也最鉅大、最長遠。佛道上所謂」人生最大的一件事』即指『善終』而言,如何能獲得『善終』?本文已提供一些粗淺的意見,希望與有緣(能信即有緣) 者,共同勉勵吧!

(註)攸好德:所喜好的只是道德罷了

本文刊載於 台美靈學道學研究協會 /大自然靈修法門 第12期靈修期刊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LUE209 的頭像
    BLUE209

    BLUELIGHT - 大自然靈修法門

    BLUE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