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 :  妙 玄 居 士

 

  拜佛修道之目的是轉迷成悟、離苦得樂。迷和悟是相對的名詞,迷就是不悟,不悟就是迷。不迷就是覺悟的聖者;不悟就是凡夫,所以修道能有開悟,必須先從「止觀雙修」做起。

一、止觀的定義

(一)    「止」是定的意思,是禪定的別名。而「觀」是屬於慧的範疇,故「止觀」是定慧雙修之義。若就方法來說,止息妄念名「止」,觀諸法空、觀諸法假,或空假雙即皆名「觀」。

(二)    「止」是梵語,音譯為奢摩他,意思是說止息一切妄念,心歸於專注一境的狀態。「觀」音譯為毘婆舍那,意思是說,開啟正智,正觀觀照諸法而斷滅諸結煩惱。

(三)    《成實論》解釋說:「止名定,觀名慧。一切善法從修生〈修證〉者,此二者皆攝,及在散心聞思等慧,亦此中攝,以此二事能辦道法,所以者何﹖《止能遮結〈遮止煩惱〉,觀能斷滅。》之故」。

二、止和觀的關係

(一)    定、慧是相應不離的,所以在佛教以「止觀」來代替「定慧」,因而有「止觀雙修」,或「定慧等持」的說法。故惟有定慧定持才能獲得無相涅槃。〈涅槃是性空無相,故名無相涅槃〉。

(二)    以上對止觀定義之說明:止觀二者雖並為一,但就相對而言,「止」的意義只是偏向於消極的防遮性〈遮是遏止或掩蓋的意思〉;而「觀」則具有積極的建設性。必須二者兼修,才能達到定慧一如,而能斷惑證真的效果。

(三)    天台宗的一心三觀就是要達到一念三千〈謂吾人日常一念之間,三千諸法同時具足〉的境界。故曰「止」乃寂而常照--體是禪定;「觀」是照而常寂--用,是智慧的運。這是欲獲得真正的般若,所必須要做到的地步。

是以天台宗便以「止觀」法門而創立「一心三觀」,以自己之一心為修觀之對象。「一心三觀」即是空觀、假觀、中觀,以此三觀顯明三諦之理,以斷三惑〈見思惑--執著;塵沙惑--分別;無明惑--妄想。〉三觀並非各別之物,皆具於一心之中,故曰「一心三觀」。此三觀之明,除能破三惑之暗外,亦能成就三智〈即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〉。

(四)    禪宗是以定慧為其本旨的,故強調必須定慧均等修持。倘若偏於修定,而沒有慧的相濟相成,勢將陷落於外道那樣的死水、枯木、頑石之定,這不是禪宗的禪。又倘若偏於修觀,而沒有定的相濟相成,勢將變成外道那種的掉舉〈一種令心高舉而不得安靜的煩惱與顛狂、入魔之觀念〉,這也不是禪宗的禪。故只有定慧平衡均等修持,才能發揮定慧的妙用。是以古大德說:「定而不慧是枯寂、死水不蔵龍;慧而不定是狂慧,紛然失其心」。

(五)    杜老師一、二年前,於揭開禪定的神秘面紗」說到:凡是志心修道者,必須於日常生活之中,嚴謹自持,身口意俱善,內外一如,定慧均等修持。他強調大家日常對靜功、動功〈即回春養生功〉等持修練,不可偏廢,日久〈善根深厚者半年或三個月〉便可開啟智慧眼,大幅度提昇本身的靈光磁場,身心健康並獲得無限的妙智慧。

三、「觀」具有積極的建設性

上述「止觀」關係的說明中,已提到:「觀」具有積極的建設性。「觀」就一般而言是看法、觀念;但在此的意義是智慧的開啟、發掘。茲分別其層次而加以簡單說明:

(一)    照明:照明是於觀照中,獲得明見之謂。

(二)    照住:照是洞見分明。「照住」是以能觀之智,觀察一切法而不住著;必要無住才能進入心地法門,故曰:無所住心即是智慧;有所住心即是妄念。

(三)    觀照:觀照是於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時,沒有分別、執著、妄想,斯則對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相,都能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叫觀照。觀照其實就是自性清淨,也就是自性的見聞覺知。

(四)    照見:照見是一種反躬自省的功夫。《心經》所謂: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」。照見的「照」是觀照,「見」是徹見。「照」是承上文--「觀自在」的「觀」字而來,有了觀的因,才有照的果,所以這觀照乃是心上所下的功夫;由於觀行而起覺照,有了覺照,對於一切因果、事理、了了分明,才能見到本性的實相;故「見」是也因有了覺照以後,才見到宇宙人生的實相,是實見非妄見。

以上所敍(三)觀照與(四)照見,其層次本為一致而不分軒輊的,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予以分置而已。

《六祖壇經》「定慧品第四」,六祖對大眾開示著說:「定和慧是同一體的,不是定慧各別而成兩個。定是慧的體;慧是定的用…」。故知「定慧一體」,禪宗以定慧為本,本道的心地法門--「虛心淨性、三位合一;宗旨是智慧」,亦是以定慧為根本,故在修學時,當然也注重定慧等學〈修練〉,而後能開發內在智慧,形成無形的靈眼,便可以看到宇宙種種現象,這是我們探討「止觀雙修」的唯一目的,也是修道人最為寶貴與迫切需要的目的。

本文刊載於 台美靈學道學研究協會 / 大自然靈修法門 靈修期刊 2008第三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LUE209 的頭像
    BLUE209

    BLUELIGHT - 大自然靈修法門

    BLUE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